首页

上官娴vs若溪黄金

时间:2025-05-29 15:59:15 作者:国家疾控局: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 浏览量:70754

  2024年11月15日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旅游组织执行委员会第122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“最佳旅游乡村”名单,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、福建官洋村、湖南十八洞村、四川桃坪村、安徽小岗村、浙江溪头村、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,入选总数达到15个。据了解,本届共有24个国家的48个乡村入选。我国是本届入选最多的国家,入选总数也是世界第一。

  我国此次入选的7个乡村在地域、文化、发展模式上具有较强的代表性,充分勾勒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成就的结构图。

  在地域上,跨越东、中、西部,有高原丘陵、平原腹地,也有沿海岛屿;

  在文化类型上,涉及藏羌、客家、苗族、哈尼族等多元文化表现形式,彰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;

  在发展模式上,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实践、有改革进取的突出成果、有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动人故事。

  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,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核心区。当地村民探索出由森林、水系、村寨、梯田“四素同构”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,创造出“与自然共生”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现形式,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和旅游分红的多重收益。

  官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,是土楼文化、闽南文化、客家文化的“大观园”,土楼山歌、客家传统工艺等代代相传。官洋村通过改善和活化利用土楼内部环境与公共空间,融入休闲业态,与土楼密切相关的传统表演艺术、传统工艺也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
 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,2013年,“精准扶贫”理念在这里走向全中国,如今这里已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发展的窗口。十八洞村依托独特的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溪、洞等自然资源,修葺古驿道,增设苗绣体验馆等文化体验业态,通过文旅融合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。

  桃坪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,是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、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,桃坪村以独特的碉楼和传统民居建筑闻名遐迩,桃坪村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、民俗风情,吸引了国内外游客。特色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。

  小岗村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,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。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的精神深深印入小岗村的历史记忆和发展基因中。小岗村让凤阳花鼓等非遗资源在当代焕发生机,建立“大包干”纪念馆等展馆,向国内外游客述说中国农村改革的艰苦历程与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。

  溪头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,是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地,并保有世界上规模较大的活态古龙窑群。溪头村依托青瓷文化,建立“不灭窑火”共富工坊,开发传统工艺体验、研学教育、民宿等新业态,打造瓷源文化传承空间、现代艺术创作基地、瓷艺特色文化节庆等旅游品牌。

  烟墩角村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,是亚洲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,有被称为“活的中国生态建筑标本”的沿海传统民居——海草房,是渔家秧歌等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之地。沿海区村民与海洋环境互动共生,烟墩角村天鹅、海草房等自然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篇章。

  (总台央视记者 郑玮玮) 【编辑:张子怡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中国年轻人热衷小众运动 周末逐浪成热潮

当地时间10月2日,今年全球唯一一次日环食现身天宇。环食带从太平洋东南部开始,经过智利南部、阿根廷南部,在大西洋西南部结束。阿根廷和智利部分地区的民众观测到了此次日环食美景。图为在智利复活节岛上观测到的日环食景象。

井盖还能如此艺术?河北鸡泽艺术井盖畅销国内外

热闹传统的民俗活动,吸引了外地民众蜂拥而至。连日来,福建多地接待外地游客量持续上升。福州火车站工作人员万翔注意到,该站抵达客流中除了外来务工人员,前来观赏民俗活动的外地游客增长明显。根据携程平台的相关数据显示,福州2024年元宵节预订出行人次同比增长117.9%,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90.7%。

“疆电外送”第三条特高压直流通道新疆段贯通

青春华章丨这个军礼看哭了!武警与牺牲的父亲隔空对话

此外,北京画院研究员周蓉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、副教授游天龙、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、西南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袁艳、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威分别以《旅美华人与1948年的纽约“中国当代绘画展”》《从舞台边缘到聚光灯下:好莱坞华裔女星的崛起历程》《大众文化与华人形象:客位、自我风情化与主位意识》《近代墨西哥中国移民(19世纪中后期-20世纪中期)》《艺术的,也是政治的:何塞·万徒勒里与冷战时期的中拉文化交流》为题,分享精彩观点。

在博物馆当志愿讲解员 外国姑娘麦安琪把良渚文化讲给世界

万里茶道是一条怎样的商路?姑塘海关为何被称为“万里茶道第一关”?其在中外交流史上有何特殊性?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,“万里茶道第一关”如何“讲述”中外文明互鉴故事?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、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余悦接受“东西问”专访,予以解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